邹城市为山东省济宁市下的县级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1.23亿元,地方经济发达。邹城市利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邹城产投”)为邹城市利民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邹城利民”)的全资一级子公司,作为邹城市的典型城投平台,邹城利民已经发行了多笔存续债券,甚至旗下拥有9笔海外债存续,评级AA。
以目前的城投平台融资新增要求来看,想要直接通过邹城利民实现债券新增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因此,为了能够确保融资的成功率,邹城利民从2023年开始规划产业子公司邹城产投,并在2024年11月披露由远东资信评级AA+,实现子公司AA+评级,母公司AA评级的评级倒挂异象。
截至2024年6月,根据wind数据显示,邹城产投总资产91.04亿,总负债34.07亿,净资产56.97亿,资产负债率为37.42%,2023年整年营业收入为12.97亿元(由于2024年公司资产扩张迅速,因此预测2024年营收会有大幅增长)。以这样的基础情况评级到AA+可以说确实实力强劲。
1、区县级主体搭建产业子公司实现首发
往期分享的城投搭建产业子公司基本都是市级主体,一方面是由于市级层面存在更多更优质的产业资源可供调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级主体的层级较高,与国资委等实际控股的政府平台存在较大的沟通力度。因此,邹城产投作为区县级主体邹城利民的一级发债子公司,能够在原有的两百多亿资产中掏出接近百亿资产用于装填搭建产业子公司实属不易,同时从财务报表的情况来看,335指标等也已经完全符合监管要求,可以作为一些强经济区县级平台转型的参考依据。
2、以模拟报表进行债券申报,并在模拟报表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操作亮点
使用模拟报表作为申报主体的报告期财务数据来源,对城投产业转型主体而言并不少见。其原因在于,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35号文的推行,不少地区开始在2023年底和2024年期间集中整合当地产业资源、突击包装某个产业主体,这种情况下,触发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比较常见。
为了确保整合后主体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产业化收入结构等符合产业类主体的准入要求,需要使用模拟报表的形式对申报主体报告期财务数据进行展示。
回到本次“邹城产投的新增案例”,该发行人2022年度及2023年度模拟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经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中兴财光华审会字(2024)第211182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里需要注意2个细节:首先,模拟报表是经审计的报表,而非未经审计报表。其次,发行人出具的是两年连续审计报告,也就是一次性出具了涵盖22年和23年的审计报告。
3、针对城投平台应收账款的处理方式
根据交易所《3号指引-审核重点关注事项》:“第十一条发行人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余额超过最近一年末经审计总资产5%的,应承诺债券存续期内原则上不新增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余额。发行人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余额超过最近一年末经审计总资产10%的,发行人应审慎确定公司债券申报方案。”
因此,若其他应收款涉及的非经营性往来款占比过高,则无论交易所还是协会,均会导致因非经营性往来款占比过高而被列入城建类企业。
以本次邹城产投的新增案例为分析点,根据2024年6月数据可知,该主体对报告期内其他应收款的明细列式就十分谨慎,可以说,基本都是以经营性工程款为主,非经营性往来款占比极小,这个细节对于2025年需要包装产业主体的发行人而言十分关键。
与此同时,邹城产投在模拟审计的两年年报中还特地将其他应收款分为经营性款项和非经营性款项单列一个表格,具体表述为“截至2024年6月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为69,487.00万元,其中经营性款项为67,497.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7.41%;非经营性款项为1,99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22%,占比较小。”
4、主营业务分析
5、其他加分项分析
(一)地区经济优质:区县级一般预算收入能达到九十亿的在国内也算是凤毛麟角,发行出来投资者对于这些地方的经济实力并不担心,也愿意投资。
(二)增加强AAA担保:从发行结果来看,本次债券由成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这也是相对关键的一环。
(三)发行规模可控:本次债券发行共计3亿元,从本次以及以往的新增情况来看,3亿元的规模似乎正好符合监管对新增卡口的限制,除了邹城产投以外其他地方项目新增规模同样也为3亿元左右,因此不难成为别人借鉴之处。
(四)仍是特殊品种债券:本次债券发行最终仍是以乡村振兴公司债作为突破口,今年光是邹城市当地就发行了两笔乡村振兴公司债,因此贴标仍然是突破新增的一大关键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债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