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的争议点
债务转移而非解决:有部分人认为化债只是“转移”,债务从地方政府转移到了中央,债务并没有消失。只是借新还旧填补以往的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被批评为“治标不治本”,只是暂时缓解了债务压力,而没有减少总的债务负担。
财政赤字的扩大:化债政策可能会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借债,从而扩大财政赤字。长期来看,这可能导致国家整体债务水平不断上升,增加财政风险。
债务可持续性问题:虽然化债政策可以短期内减轻债务压力,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长期来看债务可能变得更加不可持续。
▍笔者思考
用时间换空间:
扩大规模发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根源上化债,经过深入剖析便会发现化债背后的深意,实则是一种“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为地方政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化债政策并非简单的债务转移,而是为地方政府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通过延长过往债务的偿还周期,降低利息负担,地方政府得以从沉重的债务压力中暂时解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将隐性债务转变为显性债务,提高了债务管理的透明度,有助于防范债务风险,并促使地方政府逐步完善财政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稳三保、谋发展:
在化债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得以稳住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和保运转”,拥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思考如何为经济增长寻找新路径。这一系列化债政策,将地方政府的态度从消极被动转变为了积极主动。此外,财政政策也由收缩转向扩张,地方政府借政策之力除了可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投资外,还应该把重心放在推动产业化发展上。唯有改变现况,地方政府持续有经营性收入,才可有机会从根源上化解债务。
债务政策的积极影响及风险管理:
作者瑞·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提到:“由于信贷同时创造了购买力和债务,因此增加信贷是好是坏取决于能否把借款用于生产性目的,从而创造出足够多的收入来还本付息。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资源就得到了良好的配置,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能从中获利。” 这一观点正是笔者将化债政策解读为利好的核心所在。当然,部分专家对于债务扩张可能引发的风险表示出的担忧也并毫无根据。然而,笔者认为,若因为债务问题而耽误和错失发展的机会,那才是真正的损失。化债政策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应当把握时机,积极主动优化债务结构,寻求新发展路径。
▍债券发行日历
02
本周私募公司债发行
03
本周一般企业债发行
04
本周中票发行
05
本周PPN发行
情况解读:从本周债券发行情况来看,目前公募债发行利率仍基本稳定在3%左右,私募债券有上升趋势,在本周发行的私募公司债中“24江旅02”、“24新蒲04”以及“24聊城02”发行利率均突破5%大关,城投债票面利率进一步上探。在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若未来半年内相关城投平台有可操作的债券项目,可尽量提前进行还旧申报,在高票面到来以前尽可能降低融资成本。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债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