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的“134号文”明确,城投平台不得新增1年期以内境外债,但允许通过发行境内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境外到期债务。此举旨在缓解城投外债集中到期压力,同时通过境内低息债置换境外高息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24年12月,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境外债审核流程,推动境内债置换境外债的实操落地。134号文中对发行境内债券置换到期境外债务明确提出以下要求:
1)资金用途限制:募集资金需100%用于偿还存量境外债本息;
2)期限匹配要求:新发境内债期限需覆盖被置换境外债剩余期限;
3)外汇风险管理:强制要求发行人通过外汇掉期等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1)双通道发行预案:建议采用“两手准备”策略,同时申报了两种债券发行方案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同步推进两种方案,根据市场条件选择最终成功发行的渠道,最大化发行成功率,确保债务置换顺利完成。同步向发改委、交易商协会或交易所提交《特殊用途债发行备案说明》。
- 境外债券:拟发行xx亿美元借新还旧境外债券
- 境内债券:拟发行xx亿(与美元等值)人民币借新还旧境内债券
2)政策合规性论证:聘请律所出具专项法律意见,证明置换符合“134号文”要求,不新增隐性债务;
3)增信措施设计:提升境内债信用评级,比如可通过引入省担保集团连带责任担保等方式进行增信
4)外汇风险锁定:与国有银行签订3年期外汇掉期合约,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锁定在某个区间,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1)综合融资成本下降:通常情况下,境内债券市场的利率低于境外市场,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
2)长期融资稳定性:境内市场通常能提供更长期的融资,这有助于公司进行长期规划和投资,使中长期债务比例提升;
3)规避汇率风险敞口:境外债务通常涉及外币,这意味着公司需要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通过境内债置换,可以将外币债务转换为人民币债务,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4)简化债务管理:管理多种货币的债务较为复杂。境内债置换可以简化债务结构,便于公司进行债务管理。
▍申报置换的条件解析
1、主体资质门槛:
发行人需为非隐债主体,且近三年无债务违约记录;需提供本级财政出具的债务风险等级评估报告(黄区或绿区)。
2、资金闭环管理:
设立境外债偿付专户,由监管银行对资金划付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发债-购汇-还款”全流程闭环。
3、信息披露要求:
披露被置换境外债的原始合同条款、当前债权人结构及置换后的债权人权益保障措施。
4、地方政府协同:
需取得省级发改委境外债置换专项批复,并同步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1、警惕汇率波动:若未同步开展外汇衍生品对冲,可能因人民币贬值导致实际置换成本上升;
2、避免期限错配:曾有区县城投因新发境内债期限短于境外债剩余期限,引发二次流动性危机;
原创:闻昊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债券资讯